2022年10月13日是第九个“世界血栓日”。为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血栓疾病的了解,加强防治意识,促进患者康复,当天下午,我院肝胆外科在住院病房举办“世界血栓日”宣教活动。
肝胆外科主管护师林玉婵向病友们进行了血栓防治的科普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血栓发生的病因及处置方法,提高对血栓危害性的认识,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活动现场,肝胆外科护士长余幼凤还向大家讲解弹力袜的正确穿戴,并做了现场演示。
健康科普:什么是血栓?
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一、为什么会形成血栓?
1、血流缓慢
手术的患者经过麻醉,肢体轰动变少,肢体制动的需要以及因为长期卧床而引起血流缓慢;
2、静脉壁损伤
静脉输注及特殊溶液、原发创伤、手术操作等引起的静脉壁受损;
3、血液高凝状态
创伤、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妊娠、产后、长期服用避孕药、恶性肿瘤等都存在血液高凝的状态也是血栓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1:患肢突然肿胀、疼痛;
2:浅静脉曲张;
3:股白肿、股青肿;
三、下肢静脉血栓危害?
1、肺栓塞:最严重的的并发症。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着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从而导致肺栓塞。典型的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血等。静脉血栓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第三大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四、如何预防?
1、运动。运动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适用于昏迷或者神智不清,肢体活动障碍、术后2小时内者,包括足踝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主动运动适用于清醒者,长时间卧床、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包括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踝旋转运动、膝关节伸屈运动、下肢抬举;
2、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先在床上活动,再下床活动,逐步增加运动量,加速全身血液循环;
3、需长期输液或及经静脉给药者,应该尽量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若在下肢穿刺应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进行穿刺,操作力求一次成功,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局部血栓形成;
4、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如有及时通知医生。重视病人的主诉,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活动后加重,抬高好转,双下肢不对称,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5、饮食宜低脂、清淡,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肥胖者应积极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戒烟,因为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