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维生素C,大家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一些老人家也常说到:“感冒了吃点维生素C”、“喉咙痛了也补充点维生素C”等等,营造了一种“反正是维生素,包治百病,怎么吃都行”的错觉。但是事实上这些观念并不完全正确,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使用,就来听药师给大家说道一二吧。
一、什么是维生素C
维生素C( vitamin C,Vit 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维生素,通过肾脏排泄,广泛分布于新鲜水果(柑桔、猕猴桃、芒果、樱桃、番石榴、山楂、冬枣等)及各种蔬菜(青花菜、西红柿、辣椒等)中。人类肝脏中缺乏葡萄糖酸内酯氧化酶而无法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因此只能外源性摄入维生素C以满足机体正常需要。
二、维生素C的作用
1、促进人体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修复,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避免坏血病牙周病变。
2、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
3、抑制多巴氧化,催化黑色素的氧化还原,减少色素沉着。
4、具有抗组胺和抗炎作用,可缓解过敏性疾病的症状。
5、促进创面和骨折的愈合,用于口腔溃疡治疗。
6、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应激能力。
7、其他: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参与肾上腺类固醇、儿茶酚胺、肉碱的生成及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等。
三、维生素C的摄入量
维生素C不仅是营养补充剂,而且也是一种治疗药物。使用目的不同,所需维生素C的摄入剂量也相差甚大。
作为营养补充剂,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为100-200mg。
作为治疗药物,除日常膳食供给外,同时需每日额外给予维生素C500-3000mg。
四、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必须警惕的是,随着摄入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维生素C日剂量超过1g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尿频、泌尿系结石、尿内草酸盐与尿酸盐排出增多、深静脉血栓形成、溶血或凝血等副作用。日剂量超过5g时可致溶血,严重者可致命。
因此,以疾病治疗为目的摄入时,应当遵循医嘱摄入适宜剂量的维生素C。过量摄入不仅不能増加获益,反而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甚至増加疾病风险。
五、药物相互作用
由于维生素C作为营养补充剂而易在就医过程中被公众所忽略。事实上,维生素C与部分药物合用,会影响用药效果,并增加用药风险。因此,与下表中药物合用时,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六、用药注意事项
1、长期大量(如一日2-3g)服用维生素C后突然停药,可能出现维生素C缺乏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毛发卷曲、皮肤干燥),故应逐渐减量至停药。
2、伴有高草酸尿症、肾结石、痛风、重度肾功能不全、血色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症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可以使用维生素C,但由于维生素C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且随乳汁排泄,因此具体服用剂量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4、维生素C遇光、热、氧时结构易被破坏,故需避光、密闭、阴凉处保存。
5、有任何用药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