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该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后约40余天出现气喘症状,伴有明显喘鸣音。完善电子支气管镜探查管腔后发现,患者约声门下0.5-1cm处气管瘢痕狭窄及远端膜状狭窄,若不积极干预可能危及生命。
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科室主任医师邓新宇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全麻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首先于膜状狭窄处予高频电刀辐射状切开疤痕组织,随后予氩气刀环状烧灼疤痕边缘,烧灼后予活检钳钳除坏死组织,最后于疤痕边缘处予冷冻治疗。术后患者气喘症状明显缓解,并未再闻及喘鸣音。
据悉,气道狭窄是气管镜介入治疗领域的常见疾病,瘢痕性气道狭窄是其中一个类型。临床上,气管—支气管结核、气管插管等是瘢痕性气道狭窄的主要病因。经逐步发展,目前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瘢痕性气道狭窄的主要手段。
支气管镜下介入具有治疗创伤小、恢复快、见效好等特点,同时费用相对外科手术低,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早在二十多年前,呼吸科最早一例疤痕性气道狭窄介入治疗在老一辈专家焦维克主任医师带领下圆满完成,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因缺少支气管治疗镜,需在X线透视下导入导丝后再引入球囊扩张气管。此后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及经过几代呼吸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配备有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冻机等介入治疗设备,可开展包括热消融(针状高频电刀或氩气刀)、冷冻治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手术。今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麻醉科支持下接连开展的无痛支气管镜下治疗,包括自体血封堵支气管胸膜瘘、取异物、复杂气道狭窄等病例,让患者舒适度显著提高,手术时长缩短,为相关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